• 欢迎访问北京自考网!本站为考生提供北京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北京教育考试院www.bjeea.cn为准。自考学习中心

联系我们:  18102081730

距4月自考考试还有112

距10月自考成绩查询已经开始

所在位置:北京自考网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浙江自考02106普通心理学论知识点押题资料

2021-06-26 12:16:29   来源:北京自考网    点击: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如有想要获取完整版押题资料

可咨询【点击了解

《普通心理学》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

  (★机密)

  1、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个性特征: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3、心理学的任务:陈述人的心理现象,解释人的心理现象,预测人的心理现象,调控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

  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5、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晤谈法) ,测验法

  心理和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

  1、神经元结构主要由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组成。

  2、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3、神经回路: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主要有两种,辐射式,聚合式。

  4、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植物神经。

  5、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脑(脑干,间脑,小脑) 。

  6、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7、抑制过程分为:无条件性抑制(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条件性抑制(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

  8、动力定型:指由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1个刺激一出现,反应系列就依次出现。

  9、第1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10、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11、内分泌系统:是一种整合性的调节机制,通过分泌特殊的化学物质来实现对有机体的控制与调节。

  12、人有两种腺体:导管腺体 (外分泌腺),无导管腺体(内分泌腺 ---- 激素)。

  1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脑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和性腺。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1、心理是物质运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感应性:是指生物有机体能够对与其生命活动具有直接关系的刺激作出反应,表现为趋利避害的生物特性。

  3、动物心理的发展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

  4、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已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5、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

  1、意识有对客观环境的意识和自我意识,人类能够把自己同自然界相互区

  别开来,使人作为主体而与客观世界对立。

  2、意识是以抽象的概念形式反映客观事物为主要特征;动物是以具体形象的感知,表象即感性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

  3、意识离不开语言,而动物的感性反映形式并不需要语言。

  4意识和动物心理具有不同的物质器官。

  6、意识的功能: 1意觉知功能 2意识的能动性功能(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前进性) 3意识的选择与监控功能。

  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2、外部注意:指人对周围事物的注意,也称知觉注意。内部注意:指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注意。

  3、注意的意义和功能:注意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又是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4、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后种定向反射。

  5、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 2无关运动的停止, 3呼吸运动的变化。

  6、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

  7、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8、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的状态。

  9、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 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3刺激物的活动变化, 4刺激物的新异性。

  10、人本身的状态: 1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 2人当时候的情绪状态和精神态。

  11、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

  1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1加深对活动的目、任务的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 3合理地组织活动, 4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13、有意后注意: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4、注意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广度,分配,转移。

  15、注意的稳定性: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16、注意的分散:就是注意离开了当前的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把注意指向于其他的对象上。

  17、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18、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知觉对象的特点,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条件,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 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21、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条件: 1原来注意的强度, 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3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22、注意的认知理论: 1过滤器理论, 2衰减理论,3注意的完全加工理论, 4注意的智源限制和资料限制理论。

  感觉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受性:指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3、感觉阈限: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是用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的大小来表示。分为必须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4、必须感觉阈限:简称必须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上必须阈限,下必须阈限) 。

  5、必须感受性=1/必须阈限 S=1/R

  6、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性质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与之相应的感受性称为差别感受性。

  7、韦伯分数=差别感觉阈限 /原刺激量 K= △I/I

  8、视觉:是个体借助眼睛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和形状等特性的感觉,是人和动物最复杂最重要的感觉,在人的各种感觉中起主导作用,是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通道。

  9、视觉的感受器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光线须经过一系列的聚光器官, 最后才能折射并聚焦在视网膜上, 眼球是这一系列的聚光器官。

  10、视觉现象:光三个物理特性:波长、振幅及纯度。分别决定了人的视觉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

  11、明适应:又称光适应,由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瞬间感到光线刺眼,风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才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现象称为明适应。

  12、暗适应: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看不见周围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叫暗适应。

  13、明度:是指光刺激的强度作用于人眼所产生的视觉结果。彩色物体表面的光反射率愈高,明度就愈大。

  14、色调:是区别不同色彩的特性,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于眼睛产生不同的色觉。

  15、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光谱上的各单色光的饱和度大,其掺入的白色愈多,就愈不饱和。

  16、人眼对色光混合而产生的色觉有三个定律:互补律,间色律,代替率

  17、互补率:每一种光都有另一种与它相混合而产生白色或灰色的色光,这两种色光称为互补色。

  18、间色律:混合两种非互补色光,能产生一种新的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色光。

  19、代替率:不同色光混合后产生的感觉上相似的颜色可以互相代替, 而不受原来被混合色光所具有的光谱成分的影响。

  20、色觉理论: 1杨---- 赫三色说,2黑林四色说

  21、视敏度:指人的视觉器官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一个人能辨认物体细节的尺寸越小,视敏度越高。在医学上把视敏度称为视力。 视角=物体高度/距离*57.3度 α=A/D*57.3

  22、闪光融合:假如有多次闪光刺激,并且间隔时间够短,也就是说单位时间内闪光的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人眼则不再将其分辨为单个闪光, 而将其感觉为一个稳定的连续的光。 刚好产生闪光融合时的闪光频率叫临界闪光融合频率。

  23、视觉后像:指刺激停止作用于视觉感受器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

  24、视觉对比:是指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它可以分为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

  25、听觉:是人通过听觉器官对外界声音刺激的反映,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

  26、听觉的适宜刺激:是一定频率范围的声波,它产生于物体的振动。

  27、声波有三种特理属性:频率、振幅、和波形,它们分别引起听觉的三种心理感受,即音调、音响和音色。

  28、共鸣:由声波作用而引起的共振现象。

  29、声音的掩蔽:两个声音相混合同时到达耳朵,人对一个声音的感受性会因另一个声音的存在而降低的现象。

  30、听觉疲劳:在声音刺激长时间连续作用之后,听觉感受性会显著降低的现象 .l

  31、皮肤感觉:刺激物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感觉叫皮肤感觉,简称肤觉。包括触压觉、冷觉、温度觉和痛觉。

  32、触压觉:即触觉和压觉。刺激物接触到皮肤表面时的感觉为触觉。当刺激加强,使皮肤引起明显形变,就引起压觉。

  33、温度觉:包括冷觉与温觉。 低于皮肤温度即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作用于皮肤即产生冷觉, 高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作用于皮肤即产生温觉。

  34、痛觉:痛觉有不同于其他感觉的特点,不论机械的、化学的,电的等等的刺激,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都能产生痛觉。

  35、嗅觉:是由挥发性物质的分子作用于嗅觉器官的感受细胞而引起的一种感觉。 作为嗅觉感受器的嗅细胞位于鼻腔上部两侧的黏膜中。

  36、味觉:指可溶性物质作用于味蕾产生的味道感觉。

  37、内部感觉:又称机体觉,是相对于视觉、听觉等反映外部环境刺激的感觉而言的,指反映机体内部状态和内部变化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

  38、运动觉:又称动觉,是对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及相对运动进行反映的感觉。

  39、平衡觉:又称静觉,是对人体作直线的加速或减速运动或作旋转运动进行反映的感觉。

  40、内脏觉:又称机体觉,是对机体饥、渴、痛、温度等状态的反映。

  41、感觉的相互作用: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器官的感受性造成影响,使其升高或降低的现象。

  42、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43、感觉补偿作用: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会予以弥补的现象称为感觉补偿作用。

  知觉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2、知觉和感觉的关系:感觉是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物体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而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区别: 1产生的性质不同。 2反映的内容不同, 3生理机制不同。

  3、知觉活动过程:知觉活动过程一般由五个环节组成,称为“知觉链” 。1外界环境。2 中介物。3刺激物与感觉器官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4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向大脑传递各种外界信息的过程。 5大脑对传入皮层相应投射区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的过程。

  4、自下而上加工:又称为数据驱动加工,指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的信息加工。

  5、自上而下加工:又称概念驱动加工,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概念来加工当前信息的过程。

  6、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整体性,知觉选择性,知觉理解性,知觉恒常性

  7、知觉整体性: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加以识别的过程。(接近原则,相似原则,连续原则,闭合原则)

  8、闭合原则:将刺激物中的特征聚合成形,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或形状的倾向。

  9、知觉选择性: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将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10、知觉理解性: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 并用语词加以概括且赋予其意义的加工过程。

  11、知觉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的过程。

  12、大小知觉怛常性:是指人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完全随映象的变化而趋于按物体实际大小来知觉的特性。

  13、明度和颜色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物体固有的明度和颜色的知觉不随映象的变化而保持不变的知觉特性。

  14、形状恒常性:是指人在反映客体本身形状时不因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发生变化而变化的知觉特性。

  15、方般恒常性:是指人不随身体部位或视像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知觉物体实际方位的特性。

  16、空间知觉:是人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距离) 、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17、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

  18、单眼线索:是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知物体深度的线索。

  19、生理线索:是指由眼睛的运动觉而形成的对物体距离的知觉线索。

  20、方位知觉:是指人对物体空间位置关系和对自已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

  21、单耳线索:人耳在接受一定频率的声音时产生听觉,由单一耳朵获得的听觉线索。

  22、双耳线索:由双耳获得的引起听空间知觉的听觉线索。

  23、大小知觉:是人对物体体积大小的知觉,是靠视觉、触觉和动觉来实现的。

  24、形状知觉:是人对物体形状的反映,也是靠视觉、触觉和动觉来实现的。

  25、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26、外在标尺:时间的外在标尺包括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和其他客观的自然现象和计时工具。 如太阳升落,月亮盈亏、季节轮换等。

  27、内在标尺:时间的内在标尺是人体内部有节律的生理过程,如心跳、呼吸、消化等。

  28、时间知觉的特征:

  1、时间知觉对时间间隔判断的精确性受感觉通道性质的影响。

  2、时间知觉存在较大的误差和个体差异。

  3、时间知觉受自身活动的内容、情绪、动机、态度等因素的影响。

  29、运动知觉:是指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30、真动知觉:是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

  31、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 把静止的物体知觉为运动, 或者把没有连续位移的物体知觉为连续的运动。似动知觉包括动景运动、自主运动和诱导运动。

  32、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记忆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回忆或再认)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形象记忆:是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3、情绪记忆:是个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4、逻辑记忆:是指以逻辑思维成果和逻辑判断等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

  5、动作记忆:是个人以过去经历过的身体的动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6、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7、语义记忆:是个人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的记忆,又称为语词逻辑记忆。

  8、内隐记忆:是指在无意识情况下, 个体过去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作业产生影响的记忆, 又称为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9、外显记忆: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来完成当前作业的记忆。

  10、识记:记忆过程开始于识记。识记是保持、回忆或再认的前提,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11、无意识记:是指没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不需要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12、有意识记:是指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运用一定的有助于识记的方法,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13、意义识记:是指能过理解材料的意义, 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 其基本条件是要求识记者能理解识记材料并进行思维加工。

  14、机械识记:是指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15、影响识记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2、学习的态度。3、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4、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 5、识记方法。

  16、保持: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 它是以识记为前提的, 保持的效果是在回忆和再认中得到证明和体现的。保持是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17、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是错误地再认与回忆。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 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出现错误。

  18、长久性遗忘:指识记过的材料,不经重新学习不能再行恢复的现象。

  19、影响遗忘的因素: 1、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 2、识记材料的数量。 3、学习程度。4、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

  20、前摄抑制:是指先前的学习与记忆对后继学习与记忆的干扰作用。

  21、倒摄抑制:是指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和回忆的干扰作用。

  22、有效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飞时间。 3、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4、动员多种感官进行多样化的复习。 5、活动有助于记忆。

  23、再认: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感到熟悉并能识别和确认的过程。

  24、回忆:又称为再现回重现,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并加以确认的记忆过程。

  25、有意回忆:是指有预定回忆意图和目的,有意识地搜索和复现过去形成的映象。

  26、无意回忆:是指没有明确回忆意图或目的,映象是按照联想原则自然而然地被提取或复现。

  27、直接回忆:是指由面前的事物直接唤起了脑中已有的经验。

  28、间接回忆:是指通过一系列中介性联想才能唤起脑中已有的经验,这种回忆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实现。

  29、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到与之在空间和时间上接近,在外部特征或意义上相似或相反的事物的心理活动。

  30、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 是指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的记忆, 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1个阶段,后像是感觉记忆的例子。

  31、短时记忆:是指刺激信息呈现以后,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之内,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编码的记忆。

  32、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又称为长久性记忆。

  33、PQ4R法:1预习。2提问3阅读4复述5回忆6复习。

  表象和想象

  1、表象:是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

  2、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2、概括性。3、可操作性

  3、记忆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简单重现。

  4、想象表象:是旧表象经过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创造出的新形象。

  5、遗觉像: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保持的异常清晰的,鲜明的表象。

  6、表象的作用:表象是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7、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8、想象的功能: 1、预见功能。 2、补充功能。3、代替功能。

  9、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10、随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在一定意志努力下自觉进行的想象,是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

  11、再造想象:是人们根据别人的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12、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3、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 1创造动机。2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3积极的思维活动。4灵感和艰巨劳动。

  14、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15、幻想的特征: 1体现了个人的愿望,是个人向往的形象。 2幻想常是创造性活动的准备阶段。

  16、理想: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实现可能的积极幻想。

  17、空想:是与客观现实相违背的、根体不可能实现的消极幻想。

  18、梦:是在睡眠状态下出现的一种想象活动。

  19、睡眠:是与觉醒周期性交替出现的生理状态,是最重要和最突出的生物节律之一。

  思维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间接性和概括性是人的思维过程的重要特征。

  2、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3、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也称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

  4、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

  5、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

  6、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7、聚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会聚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同。

  8、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

  9、根据思维的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和对过程是否有清晰的意识,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10、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思维, 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 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方式。

  11、分析思维:也称逻辑思维 ,它严格遵循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解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12、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可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3、常规性思维:也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14、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15、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特征的反映。概念是用词来标志的。

  16、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的程度,可分为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

  17、具体概念:指按事物的外部特征形成的概念。

  18、抽象概念:指按事物内部的,本质的特征形成的概念。

  19、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他们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20、合取概念:指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的结合形成的概念。

  21、析取概念:指根据不同的标准,由单个或多个属性的结合形成的概念。

  22、关系概念:指不是根据事物的特征和属性,而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

  23、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可分为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

  24、前科学概念:又称日常概念,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人际交往和个人积累经验的过程形成的。

  25、科学概念:指在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概念。

  26、根据概念的外延特征,可分为单独概念,普遍概念和集合概念。

  27、单独概念:指关于某一特定事物的概念。

  28、普遍概念:指关于一类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包适全部同类的个体。

  29、集合概念的外延是一些事物组成的集合体。

  30、根据概念的内涵,可分为实物概念和抽象概念。

  31、实物概念:指关于事物的整体的概念,安反映完整客体的本质属性。

  32、根据概念的人为性可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33、自然概念:指现实事物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是由事物自身的特征决定的。

  34、人工概念:指对某些自然概念的模拟,它是由实验者人为地将事物的几个属性结合起来而创造的一种概念。

  35、概念的功能: 1减少情境的复杂性。 2认清事物。3增加经验的意义。 4增加对事物间关系的了解。 5使知识经验系统化。

  36、概念的形成: 1抽象化,2类化。3辨别。

  37、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 1学生过去的经验。 2学生的认知能力。 3有关特征与无关特征。 4变式。5下定义。6概念体系。

  38、变式: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组织感性材料,使非本质要素变异,突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方法。

  39、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言表述概念的内涵。

  40、问题解决:是指一系列有目的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 要求运用新颖独特方法的问题解决叫做创造性问题解决;使用现有方法的问题解决叫做常规性问题解决。

  41、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如果缺乏明确的目的, 就会失去问题解决的方向。

  二是必须有一系列操作程序,包括一系列的心理操作程序,否则就构不成问题解决的条件。

  三是必须有思维认知成分的参与。

  42、机械式问题解决:是指通过尝试错误或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固定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43、理解式问题解决: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通过对问题性质的深刻理解而解决问题的方法。

  44、启发式问题解决:也称经验法则,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的知识经验,利有有限的,可尝试的方法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45、顿悟式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突然觉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境。2认知结构的限制。 3定势。4功能固着。5动机和情绪状态。

  47、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准备状态。

  48、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

  49、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50、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新颖性。2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3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4灵感状态。

  51、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1准备期。2酝酿期。3豁朗期。4验证期。

  5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运用发展创造性思维策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 鼓励学生创造性行为。 4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5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活动。

  言语

  1、语言:是以词为基本结构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2、言语:是人们在交际中对语言的运用。

  3、言语的功能: 1交际功能,2思维功能。3调节功能。4创造功能。

  4、言语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2开放性。3规则性。4离散性。5社会性和个体性。

  5、言语的种类: 1对话言语。2独白言语。3书面言语。4内部言语。

  6、言语的发音机制: 1呼吸器官。2喉头和声带。3口腔、鼻腔和咽腔。

  7、布洛卡区损伤引起的失语症通常称为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

  8、威尔尼克区损伤引起的失语症,称为接受性失语症或听觉性失语症。

  9、角回损伤时,病人能看到字形,却不能理解字词的意义,从而产生阅读障碍,称为视觉性失语症。

  10、影响口语知觉的各种因素: 1语音类似性。 2语音强度。3噪声掩蔽。4上下文作用。 5句法、语义的作用。

  11、阅读:是指人对句子及段落意义所含信息的接收。

  12、言语的理解:是指在感知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与字形)的基础上,通过一个人的过去经验,而对语义加以理解的过程。

  一般分成三个阶段:知觉阶段、分析阶段、应用阶段。

  情绪和情感

  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关系的反映。

  2、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和情感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情绪和情感。

  3、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2动机功能,3组织功能。4信号功能。

  4、情绪和情感的关系:都是对需要满足状况的心理反映。

  区别: 1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情绪更多是与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而情感则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2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生,情感体验产生于后。

  3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

  4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

  联系: 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 2情绪依赖于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5、情绪的生理反应: 1呼吸,2血液循环。3皮肤电反应。4脑电反应。5内外分泌腺的反应。

  6、情绪和情感的中枢机制: 1下丘脑。2边缘系统。3网状结构,4大脑皮层。

  7、基本情绪:1、快乐。2、愤怒。3、恐惧。4、悲哀。

  8、快乐:是达到所盼望的目的后紧张解除时个体产生的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

  9、愤怒:是指愿望得不到满足,实现愿望的行为一再受到阻扰引起的紧张积累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10、恐惧:是个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11、悲哀:是个体失去某种自己重视和追求的事物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12、与接近事物的愿望有关的情绪和情感: 1、惊奇和兴趣。 2、厌恶。

  13、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和情感: 1、害羞。2、骄傲与自罪。

  14、害羞:是个体与周围人及环境的相处过程中,对自己作出不太肯定的评价时的一种情绪体验。

  15、骄傲:是个体在了解到自己的行为符合理想自我要求时产生的自我满足、自我肯定的情绪体验。

  16、自罪:是个体了解到自己达不到理想要求时所产生的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

  17、与他人有关的情感体验: 1、爱。2恨。

  18、爱:是对他人肯定的情感,是肯定情感的极端。

  19、恨:是对他人否定的情感,是否定情感的极端。

  20、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是一种独特的情绪语言。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具有先天性和社会性。

  21、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影响下, 人在一定时间里表现出的一定的情绪。 最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22、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23、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24、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25、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

  26、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 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 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伦理性的道德感)

  27、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28、美感:是对事物美的体验, 是人们根据美的需要, 按照个人的审美标准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意志

  1、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 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 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

  2、意志行动体现: 1目的性和计划性。 2、主动性和创造性。 3、前进性。4、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3、意志与认知的关系: 1意志过程是以认知过程为前提的。 2、意志对认知过程也有很大影响。

  4、意志与情绪和情感过程的关系: 1、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2、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

  5、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1、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6、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1、采纳决定的阶段。 2、执行决定的阶段。

  7、动机斗争:是个体在确定目的时对自己各种动机进行权衡并作出选择的过程。

  8、接近一接近型冲突又称为双趋冲突, 指一个人必须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目标进行选择时产生的难以取舍的心理冲突。

  9、回避一回避型冲突又称为双避冲突, 指一个人必须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样强度的负面目标进行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

  10、接近一回避型冲突又称为趋一避冲突, 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既想接近又想回避的两种相互矛盾的动机而引起的心理冲突。

  11、多重接近一回避型冲突又称为多重趋一避冲突, 指由于面对两个或多个既对个体具有吸引力又遭个体排斥的目标或情境而引起的心理冲突。

  12、意志品质:是由个体意志行为特点构成的稳定的心理特性的总和。

  13、意志品质的特性: 1、意志的自觉性。 2、意志的果断性。 3、坚韧性。4、自制力。

  14、意志的自觉性: 是指个体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 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 并能够主动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以服从社会要求的意志品质。

  15、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个体根据客观环境变化的状态,迅速而合理地作出决定,并实现所作决定的心理品质。

  16、坚韧性:是指在实现预定目的的行动中,坚持不懈并能在行动时保持充沛精力和毅力的意志品质。

  17、自制力:是指个体善于根据预定目的或既定要求, 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意志品质,反映了意志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抑制功能。

  18、意志品质的培养: 1、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2、组织实践渗透压劝,以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3、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技能

  1、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2、技能与知识的区别:第1,它们属于不同的经验范畴。 第二,知识与技能虽然都是一些巩固了的概括化系统,

  但概括的水平不同。第三、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同步的。

  3、熟练:是高级水平的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的、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

  4、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能或操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外部动作所组成的动作系统。

  5、运动:是指构成动作或运动技能的肢体或肢体联合的行为特征。

  6、动作:是指具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并指向一定对象的运动。

  7、活动:是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系统。

  8、连续性动作技能:是指以连续的,不间断的方式所完成的一系列动作。

  9、非连续性动作技能:是由突然爆发的动作所组成。

  10、封闭性动作技能:是指可以不参照环境因素而执行的技能。

  11、开放性动作技能:是指动作随外界情境变化而作相应变化的技能。

  12、精细的动作技能:是指在狭小空间范围内进行,并要求具有精巧的协调动作的技能。

  13、工具性动作技能:是指操纵某种工具的技能。

  14、非工具性动作技能:是指不需要操纵工具,仅表现为机体的一系列骨骼、肌肉运动的技能。

  15、动作技能的构成成分: 1、动作。2、知觉能力。 3、体能。

  16、体能:是指人体各种器官的运动能力。

  17、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认知阶段。 2、联系阶段。3、自动化阶段。

  18、动作技能的基本特征: 1、动作的速度。 2、动作的准确性。 3、灵活性。

  19、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1、知识经验与理论。 2、讲解与示范。 3、练习。

  20、练习:有目的地多次执行某种动作以形成技能的过程。

  21、高原期现象: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有时会出现练习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

  22、影响有效练习的因素: 1、明确练习的目标。 2、练习的速度和准确性。 3、练习时间的分配。 4、练习方式。5、反馈。6、运用迁移规律,避免干扰作用。

  23、认知技能:也称智力技能或心智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24、智慧技能:又称为智力技能或心智技能,是指个体运用概念和规则加工外在信息的能力。

  25、认知策略:是指个体运用习得的概念和规则调节、控制自己的认知加工活动的认知技能。

  26、认知技能形成的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3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5、内部言语阶段。

  27、影响认知技能形成的因素: 1、原型特点。 2、练习。3、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1、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心理结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3、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4、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个性的基本特征: 1个性的整体性。 2、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3、个性的独特性。 4、个性的社会性和生物性。

  6、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7、需要的作用:需要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又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 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

  8、生理性需要:是个体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

  9、社会性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为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

  10、物质需要:是指衣、食、住、行有关的物品的需要,对劳动工具,文化用品,科研仪器等的需要。在物质需要中既包括性理性需要,又包括社会性需要。

  11、精神需要:是指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交往需要、道德需要和创造需要等。是人类特有的需要。

  12、马斯洛需要理论: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心理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13、动机:是一个过程,它以某种方式引发、促进、保持和中止指向目标的行为。

  14、动机的功能: 1、引发功能。 2、指引功能。3、激励功能。

  15、生理性动机:起源于生理性需要,它是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的。饥饿动机、干渴动机。

  16、社会性动机:又称心理性动机。它起尖兵地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17、成就动机:指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想法的动机。

  18、交往动机:又称亲合动机和亲和动要。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动机。

  19、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20、兴趣的作用: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 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 兴趣对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

  21、直接兴趣:是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

  22、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23、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倾向性。 2、兴趣的广泛性。 3、兴趣的持久性。 4、兴趣的效能。

  24、兴趣的持久性:又叫兴趣的稳定性,指个体兴趣稳定的程度。

  25、兴趣的效能:指个体兴趣推动活动的力量。

  26、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27、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

  28、信念的形成方式: 1、直接经验,自信来自成功的经验。 2、间接经验。 3、推论,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为基础可以作出的种种推论。

  29、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包括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幸福感、自然观等。

  气质

  1、气质:是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主要的生理基础。

  3、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1、神经过程的强度。 2、神经过程的平衡性。 3、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4、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个体的大脑皮层细胞经受强烈刺激或持久工作的能力。

  5、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是指个体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之间的强度是否相当。

  6、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是指个体对刺激的反应速度以及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

  7、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1、强而不平衡型(兴奋型) 。2、强而平衡、灵活的类型(活泼型) 。3、强而平衡、不灵活的类型(安静型)。4、弱型(抑制型)。

  8、气质类型的特征: 1感受性。2耐受性。3反应的敏捷性。 4可塑性。5情绪兴奋性。 6向性。

  9、感受性:是指人对内外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10、耐受性:是反映人对客观刺激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

  11、反应的敏捷性:包括两类特性: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不随意的反应性。主要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

  12、可塑性:是指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自己适应性行为的可塑程度。

  13、情绪兴奋性:是指以不同的速度对微弱刺激产生情绪反应的特性。

  14、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言语和动作反应是表现于外还是表现于内的特性。

  15、场独立性:比较容易从视野中离析出知觉单元。

  16、场依存性:很难从视野中离析出知觉单元。

  17、气质的测量: 1、观察法。2、问卷法。3、实验法。

  性格

  1、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2、性格和气质:都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比较慢慢;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

  3、性格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4、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以下方面: 1、对社会、集体和他们的态度特征。 2、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的特征。 3、对自已的态度的特征。

  5、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以下方面: 1、对行为目的的明确程度的特征。 2、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 3、在长期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特征。 4、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现的特征。

  6、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主要有以下方面: 1、情绪强度特征。 2、情绪稳定性特征。 3、情绪持久性特征。 4、主导心境特征。

  7、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性格特征。主要有以下方面: 1、感知方面的性格特征。 2、记忆方面的性格特征。 3、想象方面的性格特征。 4、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

  8、性格结构的动力特性: 1、各种性格特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2、各种性格特征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结合。3、性格的可塑性。

  9、特质:性格的特质论认为,人的性格是由一组特质组成,特质是构成人的性格的基本单位,特质决定个体的行为。

  10、共同特质:是指同一文化形态下群体都具有的物质, 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所形成的, 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

  11、个人特质:为个人所独有,代表个人的性格倾向。

  12、艾森克的特质论:个性维度:外内向,神经质和精神质。

  13、五因素模型:因素 1、外向性,活力,热情( E)。因素 2、宜人性,利他性( A)。因素 3、责任感。克制、

  拘谨(C)。因素4、神经质。消极情绪、神经过敏 (N)。因素5、开放性。独创性、思想开放 (O)。

  14、家庭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1亲子关系。2、家庭气氛和父母的榜样。 3、家庭结构。4、出生顺序。5、独生子女。

  15、学校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课堂教育。 2、班级集体。3、教师。

  能力

  1、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2、才能:为了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称为才能。

  3、能力和知识:区别:第1,它们属于不同的范畴。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第二,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能力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得要慢得多,而且不是永远随知识的增加而成正比地发展的。联系: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组织得当、方法合理地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发展着能力。另一方面,掌握知识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

  4、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是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

  5、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是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须的能力。

  6、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7、操作能力:指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

  8、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9、模仿能力:指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的能力。

  10、创造能力: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独特性和有价值性)

  11、智力又称智能和智慧。

  12、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第1个维度是操作,即心理活动或过程。 (认知,记忆记录,记忆保持,分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评价) 。第二个维度是内容,即信息材料的类型。 (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为) 。

  第三个维度是产物,即信息加工所产生的结果。 (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和蕴含)

  13、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14、遗传:是指亲代的某些特征通过基因在子代再现的现象。

  15、智力分布基本上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

  16、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显著地超过同年龄常态儿童的水平, 或具有某方面突出发展的特殊才能, 能创造性地完成某种或多种活动的儿童。

  17、低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并有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

  18、智力测验:是 通过测验的方 法来衡量 人的智力水平 高低的一 种科学方法 。

  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

  19、离差智商=100+15Z Z=(X-X平)/S (Z标准分数,X个体测验得分, X平团体平均分数, S团体分数标准差)

老师二维码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北京自考伴”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二维码以过期,请重新刷新

上一篇:北京自考00820汉字学概论知识点押题资料
下一篇:北京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押题资料

北京自考课程

北京自考交流群

扫码加入考生交流群

一起探讨自学考试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